两栖类相关论文
采用路线统计法,结合使用访问法和归纳法,于2022年4—5月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湿地及其周边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18次实地调查,并分析了......
比较若尔盖湿地3种两栖类——高原林蛙(Ranaku kunoris)、岷山蟾蜍(Bufo minshanica)和倭蛙(Narorana pleskei)的食物组成,分析畜牧业对......
长白山区道路建设对两栖类繁殖生境带来减少和退化的影响,为缓解和恢复路域受损两栖类繁殖生境,于2021年3月末至5月初,在吉林长白山国......
期刊
两栖动物之所以能适应其复杂多样的生活环境,完全归结于长期的生物进化,导致它们外形和生理发生改变。两栖类动物的皮肤一般为裸露......
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, MHC)是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极高多态性的基因家族。MHC基因编码......
两栖类是一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,具有重要的经济、科研、生态以及文化价值。地球上拥有丰富的两栖类资源,它是世界生物资源的重......
学位
两栖类动物皮肤裸露和湿润的特性易于微生物的生长,它们为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,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抗菌肽(AMPs)为主......
期刊
男子肠内取活鱼 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2014年11月4日报道,一名巴西男子通过开腹手术将一条活鱼从肠道中取出。从发布到网上的视频......
湍蛙属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,作为蛙科各属中较为庞大的一个类群,全世界分布有45个种。目前关于湍蛙属两栖类皮肤分泌物中抗菌肽......
在水利和其它工程中,常常既要求机械能在水上浮航、作业,又能在岸滩、泥沼等松软地面上行驶、施工,并能自行出入水域,如沼泽地施工,湿地......
球虫病危害多种哺乳类、鸟类、爬行类、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.鸡的球虫病,对雏鸡的危害性尤其严重,当爆发性流行时,常出现较高的发病......
2010年6-8月,对广东天井山林场新桥区的两栖类进行了初步调查。共记录到无尾两栖类22种,隶属于5科14属。Shannon-Wiener多样性指数......
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、施工流程、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、挂篮安装及试验、合拢段施工、模板制作安装、钢筋安装、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......
嗜水气单胞菌(Aeromonas hydrophila)可引起软体动物、鱼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、鸟类及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,......
森林公园及林区 ,风景优美 ,空气清新 ,是人们旅游、休闲、消夏的首选场所 ,也是林区工人工作生活的地方。森林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......
果树害虫的天敌种类较多 ,有哺乳动物、鸟禽类、两栖类、寄生蜂、寄生蝇、食虫昆虫、病菌及病毒等。要使天敌昆虫能有效地抑制害虫......
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、施工流程、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、挂篮安装及试验、合拢段施工、模板制作安装、钢筋安装、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......
娃娃鱼学名大鲵,属大型两栖类珍稀动物。全世界现存大鲵仅3种,除中国大鲵之外,还有日本大鲵、美国隐鳃大鲵。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、......
大鲵属两栖纲,有尾目,隐鳃鲵科,大鲵属,俗称娃娃鱼,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动物,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,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......
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肠道的原虫.对它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,直到1991年Zierdt提出其可能是一种肠道致病因子,此......
蛙类(两栖类)具有1对囊状肺,结构十分简单,肺的内壁仅有少数皱褶,内有隔膜把肺隔成很多肺泡,呼吸面积有限,还需借助皮肤进行辅助呼......
防御素是指小分子抗菌肽,属于内源性抗生素家族,具有不需抗体补体,吞噬细胞参与的新的抗菌机制.在哺乳动物、鸟类、两栖类、昆虫界......
在野生动物方面,磐石域内共有兽类、鸟类、节肢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、昆虫类、鱼类和环节动物、软体动物等9类,其中野生经济动物共......
...
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近期在京发布了被称为“地球体检报告”的《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》.据报告编写者之一、伦敦动物学学会环境保护......
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,根据钻孔勘探资料,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,研究了井田7......
北极熊是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,其雄性体重通常为400千克,最重可达600千克,但这是北极熊过去常见的体重。现在,在阿拉斯加,或许......
目前在朝阳境内发现的化石,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,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“热河生物群”。
At present, ......
2006年12月到2007年4月,对内江市几个主要农贸市场两栖类贸易的种类、数量、价格和来源进行了调查.发现内江农贸市场上出售的两栖......
过去15年中,我国的化石两栖类和有鳞类研究取得了加速进展.共报道了16种两栖类和22种有鳞类,其中15种两栖类和11种有鳞类为新种,包......
两栖类处于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阶段,进化地位重要。近年来因疾病的爆发、生境破碎化、环境污染、紫外辐射增加、人为......
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,已经成为影响物种进化的重要力量。两栖动物的迁移能力较弱,城市化导致两栖类被完全或部分的隔离,丢......
2018年9月29日,在太白山小文公采集到1只宁陕齿突蟾蝌蚪,该种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。......
激素是生物体内分泌的、起信使作用的天然化学物质,通过血流传播调节各种身体过程、协调身体活动以维持生物体的健康.在人类生长和......
报道浙江丽水三岩寺区域4个无尾两栖类物种(中华大蟾蜍、黑眶蟾蜍、虎纹蛙、镇海林蛙)的4例繁殖期非正常抱对现象,包括多重抱对(1只雌......